广州

江门拟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2019年08月27日 09:50
来源:南方日报

未来产能全开的情况下,中车广东公司一天就可生产一列动车组

组装厂房分为六个工区18个工作台,每个台位负责特定的工序,图为技工正在进行车体部件焊接。

一辆动车进入组装厂房后,每个台位负责特定的工序,完成后车辆以特定支架运到下一个工作台。

8月30日,江门富力万达嘉华酒店,由江门市人民政府、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湾区新枢纽,轨道产业城”2019广东(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发展大会”)将举行。

沉寂9年,广东一直深耕轨道交通产业。如今,生产、检修、高端配套全链条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成果和相关发展规划即将发布。届时,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骨干企业中车四方股份、中车浦镇公司和广东省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深圳地铁等巨头将相聚江门,深圳地铁6号线新车也将首次亮相,铁科院等相关国内外专家、行业精英将针对构建轨道交通上的粤港澳大湾区展开精准的行业论道。

中车基地落户江门,这9年来,究竟给新会带来了哪些变化?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图景?

撰文:杨兴乐 肖浩 林文杰 摄影:杨兴乐

发展大会有燃点

最高2亿元扶持 打造“轨道产业城”

8月30日,“湾区新枢纽,轨道产业城”2019广东(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将举行。大会上,中车广东公司将同时举行动车组检修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建成后能达到检修3辆/天的产能,可实现动车组本地批量化高级修,充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轨道交通需求。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提出建设“国际先进、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将园区定位为国家级城际动车组修造核心基地、以城际动车组为主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全链条产业集群、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平台、国家城际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创建基地、世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核心技术国产化基地。

活动现场,广东省、中车集团、江门市相关领导也将相继发言,宣布合力推进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规划和新作为。作为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建设主体单位,新会区政府也将全面对外宣布新会区最高2亿元的扶持奖励政策以及系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全力打造“轨道产业城”。

在本次发展大会上,深圳地铁6号线铝合金车体A型地铁将全新亮相,自新会出发回归深圳,为明年上半年全线通车的深圳地铁6号线服役。

深圳地铁6号线采用A型铝合金车体,6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最大载客量2738人,轻量化设计,水性环保漆涂装,客室空调设有负氧离子净化器,具有杀菌消毒功能,可根据载客量自动调节客室温度。每辆车设有10套双开电动电控塞拉门,开度大,实现快速乘降。旅客平台包括报站广播娱乐功能无线信标系统、站台监控和轨靴监控系统、障碍物检测、走行部监控等系统功能;与深圳地铁智慧运维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大数据、可预测性车辆检修作业。

据介绍,本次发展大会还邀请到铁科院、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深圳地铁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行业论道。对此,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非常期待,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现已联合11个城市的高速路网、港口、机场、城际轨道的立体交通网络,大湾区交通的进一步联合指日可待。”

营商环境着力点

构建四门洞开的枢纽城市新格局

一粒种子会改变一个土墩,一个企业会改变一个城市,一个交通枢纽站会改变一片区域。400年前,一粒种子落到新会天马河中的一个土墩上,慢慢长成一树成林的大榕树,引来成百上千鹭鸟栖息,现今成为小鸟天堂。

9年前,中车江门基地落户新会。现在,这个注册资金10亿元的企业背后,是一个占地6132亩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在这里,一辆动车上万种零部件由许多企业共同供应。

中车落户之前,中车曾对5个备选城市进行了4次测评,新会均以极大的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位居首位。

如今,地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陆路通往港澳和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冲的新会,集深湛铁路江湛段、广珠城轨等3条轨道交通,佛开、江珠等7条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线,万吨级航道于一地——新会正迎来重构区域战略价值的历史转折点。

当下,位于新会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多条轨道交通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交会站,该站将是新会重振雄风的希望所在,更是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担当”。

未来,江门将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核心,构建东南西北四门洞开的枢纽城市新格局,新会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多条交通线路在建或在规划中,珠西乃至粤西即将迎来高铁时代,新会也将继续投入450亿元,加快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等,加上江门大道贯穿南北打造新时代的产城主轴,新会正迎来重构区域战略价值的历史转折点。

同时,为深化构建大城格局,新会正加快规划建设两座新城:珠西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地区。

珠西枢纽新城规划总面积19.6平方公里,将依托珠西枢纽江门站,打造珠西CAZ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目前,已培育有成熟的轨道交通产业园等工业园区,中科创新广场、中集智库等科创孵化器,碧桂园、富力南湖等舒适小区,建成万达、美吉特、凤凰酒店等大型商业服务业载体,珠西金融中心、江门农村商业银行、富力城央综合体等正加快建设,新城核心区公共服务也逐日完善。

银湖湾滨海地区核心区面积65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19平方公里,已完成核心区城市设计和启动区控规编制等工作。银湖湾滨海地区将打造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随着两座新城的加快建设,新会将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全面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发展。

中车发展新看点

未来一天可生产一列动车组

长330米,宽60米,走进中车江门基地的组装厂房,人顿时觉得渺小了许多。一面写着“先锋突击队”的红色旗帜高悬其上,白色着装的工人们在十余列呈“U”字形排列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或车底盘下工作。

在这里,组装厂房分为六个工区,包括表面处理工区、调试工区、前装工区、后装工区、地铁生产工区、试制工区,共有18个工作台。一辆动车进入组装厂房后,“车动人不动”,每个台位负责特定的工序,完成后车辆以特定支架运到下一个工作台。目前,这里一天能生产一节“和谐号”,今后产能全开则每天可生产一列动车组。

“在原南北车所有新建的基地中,江门基地是建设规模最大、产品序列最全、制造能力最强、管理体系最为完善的基地。”基地负责人介绍说,这是广东省唯一获得城际动车组制造许可的企业,总体建设规模为每年新造动车组700辆。

中车江门基地办公楼的会议室里,有中车江门基地以及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的沙盘图,1500亩车辆修造基地和4632亩的配套基地尽收眼底。

俯瞰这里,中车江门基地紧邻江门南站轨道交通枢纽站,基地新造动车出厂通过铁路连接线很快就进入南站,再输送到四面八方,需要检修的动车也很方便入厂。这种优越的接轨条件正是江门基地的巨大优势。

在新会区经济开发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作为广东省重点项目、省产业转型升级代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正创造出令人惊讶的发展速度。2018年,园区全年实现产值21.03亿元,同比上升13.25%;今年1—5月实现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16.86%。

让人惊叹的是,从2010年产业园的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落户,到如今的占地6132亩,集合13家知名配套企业,形成每年新造400辆生产能力的全链条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基地,仅花了9年时间。

9年来,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不负厚望,陆续批量生产出珠三角城际、广珠城际CRH6型动车组,东莞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增购项目等地铁车辆。2019年5月,轨道交通产业园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又成功竞得珠海城际轨道交通9列CRH6A型城际动车组等订单。今年1—5月,中车广东公司实现产值6.31亿元,同比增长24.4%。

目前,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中车集团的推动下,中车广东公司的股权调整正在有序推进。省内市场订单不断向江门集聚,中车广东公司订单在逐步增多。同时,中车广东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去年获得CRH6A型动车组三级维修资质。今年3月,中车广东公司又成功取得CRH2型城际动车组异地维修资质。

根据省政府相关部署,以中车广东公司为核心,未来三年,珠江西岸将强化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统筹布局,推动全省中车各基地的车辆制造业务整合到江门。

■聚焦

创新引领:让企业在新会驶出“中车速度”

“近些年,是我国轨道交通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相关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运营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而这几年,我们也找到了发展的沃土,乘势而上,让企业驶出了‘中车速度’。”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经理李展雄自豪地说,“进驻新会以来,中车(广东)公司销售收入实现从无到有,业务从加工装配销售到自主品牌生产出售,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我们的主要产品——中国首个城际车型CRH6城际动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6%”。

中车广东公司是落户江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代表。2015年,一列CRH6型动车组从新会驶向莞惠城际轨道,这是中车广东公司在江门制造出厂并交付使用的首列城际列车。以中车广东公司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凭借雄厚的实力,成为江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地标,从“江门制造”到“江门智造”,江门正在厚积薄发重振雄风,争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

作为中车广东公司的所在地,新会区各级各部门从社会氛围、政策体系、融资扶持、科技服务等方面入手,协同打造高水平的区域科技创新生态链条。2017年、2018年两年,新会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接近8亿元。今年,新会在“黄金十条”修订版中增加了全市首奖科创板上市企业等内容,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近年,新会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通过狠抓创新动能转化,逐渐实现了高企培育的“量质齐升”。2018年,新会高企存量实现翻番,增至266家,全年高企申请量和通过量均在全市排名第一。此外,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市级工程中心数量、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科技型小微企业数量等多项指标也位居全市第一。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新会未来拥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16年以来,新会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意见(试行)》等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增强新会“人才磁场”引力,成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才进驻。新会提出,要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集聚高地,为新会高质量发展集聚英才。

三个万亩园区纳入全市重点打造的五大平台,经济开发区、轨道交通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纳入省产业转移园;探索实行“黄金十条”自动兑付机制;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试行;全市首创“引才伯乐奖”和“六个一”人才服务政策……面临“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新会将以新机制、新体系、新格局、新模式“四个创新”为抓手,建设展示江门改革开放成就的“新会窗口”,争当江门建设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主力军。

■声音

省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党委书记张焜:

做大做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

随着《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逐步落实,江门市支柱产业升级的目标逐渐明晰:到2025年,江门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根据规划,至2020年珠三角城市城际轨道交通网将达到1478公里,到2030年,珠三角城市将形成“三环八射”的网络构架,全省预计线路将达21条、联络线3条,线网总里程将达到2008公里。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广东对城际动车组远期总需求将在8000辆左右。

“广东轨道交通产业总体很强,但很分散。”针对广东轨道交通制造业盲目重复投资、产能过剩的现状,省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党委书记张焜建议,广东应整合资源,把中车广东公司打造成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有轨道交通生产及配套服务基地六个,除广东省牵头组建的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相继与原南北车旗下的企业合作,组建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及维修企业。综合六地规划,珠三角地区现有基地产能超过1000辆/年,并且多数地区还预留了二期规划,可预见的生产供给将远远超出广东省的市场容量。

2018年,张焜领衔提出《加快推进中车广东公司成为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建议》。该《建议》提出,除中车广东公司外,其他基地的业务和产品高度重合,都是进行地铁和有轨电车的总装和检修业务,这样容易形成恶性竞争。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同时,省政府《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中,将中车广东公司定位为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为此,张焜建议,整合省内优势资源,重点扶持加快推进中车广东公司成为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将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修造产业基地。

二维码 扫描上面二维码
移动看资讯
二维码

凤凰网房产广州站

扫描关注广州楼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闭

关于我们 加盟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网站地图 凤凰新媒体介绍 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保护隐私权 意见反馈 凤凰卫视介绍

凤凰新媒体版权所有京ICP证030609号

Copyright ©2018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